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
好學近乎知

發佈者: Chinese Riddle On 下午4:22

  孔子說過「好學近乎知」這句話。是說明如果好學不倦會成爲一個差不多是智者的人,換言之,如果不肯學習,就只是愚者而已。

  孔子也說過:「或生而知之,或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」。即是說,就資質而言,人可分爲三等:上智的人生而知之,不待教訓學習,自然能知曉。次一等的人學而知之,必須接受教訓學習才可以知曉。再次一等的困而知之,是在短期内學不會,要下苦功去學習才知曉。至於實踐方面而論·有人怡然自得地去做,有人爲了功利才去做,也有人勉强去做,甚至被迫去做,雖然都是可以成功,但有大成、小成,以及早成區別。

  無可否認,世上甚少生而知之的人。但是肯接受訓練和肯下苦功夫學習的不多。因循、苟且、無進取心、無奮鬥意志的人,以及向現實低頭、受生活環境支配的人,卻佔大多數。

  有些人不學無術、一知半解,便自以爲是全才、專家;實則任何學問都要經通一番鑽研、探討,才可以畧窺門徑,繼而深造、升堂入室,專攻一門學問而成爲專家。所有傑出人物都是經過不少掙扎和奮鬥,他們的成功絕非倖致的。例如音樂、舞蹈、刺繡、雕塑、書法、繪畫等,都要經過不少時間的研習訓練,並非一蹴而就。從資歷經驗可以表達專門技能的成就有多大,下過多少工夫。

  報章常有刊載由苦學自修而成爲專門人才或成功人士,他們沒有父兄餘蔭可仰賴,全憑自己赤手空拳,轟轟烈烈地創造偉大的事業,或是卓爾不羣的專才,值得我們欽佩和學習。他們都是經過一番努力,受過不少挫折和打擊,終於因不屈不撓、排除萬難、鍥而不捨,向成功的前途邁進,抵達目的地。這就證明孔子「好學近乎知」的說法是萬古不易的金石良言。


(原載:明報 自由談 19880731 白福臻)




0 留言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