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
獎品介紹:珍藏馬來西亞青眼蛺蝶郵票










青眼蛺蝶(學名:Junonia orithya, or Precis orithya),

又名孔雀青蛺蝶、藍地蝶、孔雀紋青挾蝶、青擬蛺蝶,

在印度,一般稱為 blue pansy,是蛺蝶科下的一種蝴蝶。

青眼蛺蝶 品種繁多,廣泛分佈在東南亞、南亞、非洲和澳大利亞。

馬來西亞在 1971年2月1日發行,面值馬幣15分。


資料來源:網上

其他獎品介紹:獎品目錄

百駢謎話(一一至一五)









上接:百駢謎話(一O)

本人曾在繕寫謎語的紙張(謎箋)刻印「信無人自迷」五字,說明這張是「謎」,並不是詩、詞、標語。因為「信無人」便是「言」;「自迷」的「自」本來可用「着」字,有「附着」的意思,「言」字附着下面的「迷」字,便成「謎」字了!「自迷」就是套用「花不迷人人自迷」的「自迷」,連繫上面的「人」字成為「人自迷」,解作「相信沒有,人自迷」。

  習見的字謎,可以觸類旁通,舉一反三:例如,謎面「木水火土」,採用五行的「金木水火土」,如今所「欠」的是「金」,因此謎底是「欽」。謎面「金木水火」,所「欠」的是「土」,因此謎底是「坎」字。

  一字謎製作巧妙,令人嘖嘖稱奇的還有:謎面是「賦得偃武修交,得聞字」。這謎面是探用科舉時代試帖詩的題目,「得閒字」照例字體寫得較小些,寫在旁側,說明這首詩用「刪」韻,(因「閒」字在刪韻)而且在詩句押韻要押個「閒」字。猜着從謎面去推想,「賦」字「偃武」(去武字)餘「貝」字,「修文」就是加進「文」字而成「敗」字,至於「得閒字」又作何解釋,有何涵義呢?原來說明「賦得偃武修文」這謎題的「得」字,是個多餘(閒)的字,所以謎面旁有「得閒字」三個字。 (十一)

製謎有「四忌」,往往是製謎者最易觸犯的毛病:一是「開門見山」,謎語首重結構完美,宜曲不宜直。一望而知其謎底,不假思劣便猜中,並非佳作。若無謎味的謎語,平平無奇,淺白易猜,猜者易如拾芥,毫無情趣雅興可言。二是「文不成章」,謎面務須採用現成的詩詞句或成語,甚至口頭禪亦無不可。最好是採用耳聞目見的現成文句、名稱,作爲謎面。

  三是「粗穢俚俗」,猜謎是雅趣文娛活動,擬謎務須注重雅趣,而以大方得體為宜。雖然謎語類別中有所謂「葷謎」,語帶粗俗;令人目不忍覩、耳不願聞的謎面,委實不適宜在謎壇貼出。尤其是在猜者圍戳如堵的「大擂臺」場合,即如近兩年在中區統一碼頭旁的「海濱花園」,本人主持謎壇不但沒有「不雅」的謎面,而且採用毛筆繕寫,保持傳統書法國粹。今年中秋,也不例外,已定期八月十六公眾假期,在旺角麥花臣球場、西區佐治公園和中區海濱花園舉行;前兩晚由本人供應燈謎,派代表主持謎政;中區方面仍由本人與徐應瀚「拍檔」主持,屆時懸謎千條候教;雖然距今尙有月餘,已在加緊籌備之中,歡迎愛好人士惠然肯來,指教助興。

  四是「長篇大論」,謎面「閒字」太多,形成俗語所謂「下欄多過正『釘』」,此種弊病亦當力求避免。 (十二)

現在且試舉幾個例子,作爲「製謎四忌」的解釋:所謂「開門見山」,例如:「一見傾心」,猜影星名一:「鍾倩」。「五月十五」,猜中藥名一:「半夏」。「更上一層樓」,猜街名一:「高陞」。這些謎面,結構平庸,一望即可猜中,不必想,更不必多想。

  所謂「粗穢俚俗」,例如:「男厠」,猜影片名一:「沒有女人的地方」。尙有許多簡直令人不敢啟齒的,亦不想多望這些謎面一眼,因此,這裏也不再介紹。所謂「文不成章」,例如:「好靚花車」,猜《禮記》一句:「美哉輪焉」。例如「屁股上畫眉毛」,猜俗語一句:「好大的面子」。此等謎面,多是胡謅而成,牽强湊合,也很俗不可耐。

  所謂「長篇大論」,例如:「萍水相逢,盡是他鄉之客」,猜廣東縣名一:「新會」。這謎面其實用「萍水相逢」四字已足,不必加多一句「盡是他鄉之客」,使猜謎者多費心思。

  謎味,是製謎者首先要注重的。它的分野在乎謎面謎底是否絲絲入扣之外,還須另有深度的回味,既宜有「趣」,更要有「味」。例如:以國語片《空中小姐》爲謎底。謎面的選擇有「飛女」、「仙女」、「神女」、「凌霄花」等幾個。若言「謎味十足」,就要推「凌霄花」爲首選。例如:以《西廂記》的一句「怎當她臨去秋波那一轉」作謎面,選擇謎底有射詞牌「眼兒媚」、女影星「顧媚」、古書《離騷》等等。「媚」字只扣「秋波那一轉」;而《離騷》的「離」字更扣多一層,連「臨去」二字也兼顧,「騷」字扣「她」與「秋波那一轉」,因此最傳神而有謎味的謎底,應是「離騷」。 (一三)

詠猜謎的詩,古籍不見記載,清代所作亦寥寥無幾,如陳炎《杭俗新年百詠》,其中有一首詠「猜謎」:「高揭元宵謎,猜燈入靜坊。迷藏如捉影,洩漏豈偷光。類把行人戲,偏誇夾路香。啞辭難打破,欲覓定齋商」。這位「定齋」先生,就是南宋時杭州以猜謎聞名一時的馬定齋,他與有歸和尙齊名。據南宋吳自牧的《夢梁錄》載:「商謎者,先用鼓兒賀之,然後聚人猜詩謎、字謎、戾謎、社謎,本是隱語。有道謎,來客念思司語譏謎,又名「打謎」。走智,改物類以困猜者。正猜,來客索猜。下套,商者以物類相似者識之,又名『對智』。貼套,貼智思索。棋下,許旁人猜。問因,商者喝問句頭。調爽,假作難猜,以走其智。杭之猜謎者,且言之一二,如有歸和尚及馬定齋,記問博洽,厥名傳久矣!」文内很多謎的類别,關於「戾謎」、「社謎」等的註釋:此處從略,容再另作介紹。

  清代顧鐵卿(祿)的《清嘉錄》,亦有關於猜謎風氣的記述,略謂:「好事者,巧作隱語,拈諸燈,燈一面覆壁,三面贴題,任人商揣,謂之打燈謎;謎頭,皆經傳詩文、諸子百家、傳奇小說及諺語雜物、羽鱗蟲介、花草蔬藥,隨意出之,中者以隃麋(墨)陟釐(紙)、不律(筆)、端溪(硯)、巾扇香囊、果品食物爲贈,謂之謎贈。城中有謎之處,遠近輻輳,連肩挨背,夜夜汗漫,入夏乃巳。」並載顧震濤〈打燈謎〉詩一首曰:「一燈如豆掛門旁,草野能隨藝苑忙。欲問還疑終繾綣,有何名利費思量?」 (一四)

《都門竹枝詞》是輯錄楊靜亭作品居多,光緒三年刊本,有〈打燈虎〉詩云:「幾處商燈挂粉牆,人人凝立暗思量。秀才風味真堪笑,贈采無非紙半張。」

 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,自古以來在此晚除了賞燈之外,還有猜謎雅興,是文娛活動中最受歡迎的。陳坤的《螢南雜事詩鈔》有詠〈猜燈謎〉詩云:「上元燈火六街紅,人影衣香處處同。一笑相逢無別,誰家燈虎製來工」?唯有製作工巧的燈謎,纔有「趣」有「味」,使人津津樂道,嘖嘖稱奇。

  還有一首猜謎詩,不知出自何人手筆,詠來如初寫黃庭,恰到好處。詩云:「閒猜燈謎雅如何?書社何嫌日日過。爲有同心思盡興,元宵尤自挂燈多」!三十年前,筆者每晚必到旺角「天虹遊樂場」(在弼街與荔枝角道交界處),從鵝頸區長途跋涉而來,風雨不改。謎友蕭君亮、陳覺民、吳佳等就在「謎壇」結識,迄今仍是謎社盟友,猜射不輟。

  記載猜謎掌故史實的前人筆記甚多,描寫情景令人倍覺親切,如在目前。據《燕京雜記》載:「正月初二至十六開琉璃廠,上元設燈謎,猜中以物酬之,俗謂之『打燈虎』,謎語甚典博,上自經文,下及詞曲,非學問淵博者不中」。猜謎全憑悟性,端賴觸機。學問淵博的人如無機智靈巧,亦不易猜中一謎。又據《錢塘縣志》載:「元宵張燈五夜,或黏藏頭詩於燈上,揣知者揭去。」又據南宋周密《武林舊事》載:「有以絹燈剪寫詩詞,時寓譏笑,及畫人物,藏頭隱語,舊京諢語,戲弄行人」。 (一五)

(待續)

百駢謎話(一六至二O)

百駢謎話(六至一O)










上接:百駢謎話(五)

潮州人士打鼓猜謎,可算是尙存古風。本人曾參加「潮商互助社」舉辦的「元宵謎壇」,在社内擺設一張長檯,靠牆坐着幾位燈伯,另一遍坐滿猜謎射虎手,還有不少是站着的。長檯上懸空掛一行燈謎,猜者如對某謎有把握猜中,先舉手,燈伯示意可以發言,便報出謎面編號,例如「九」號,繼續讀謎面:「舉頭望明月」,鼓手隨即敲一下鼓以響應,猜者再說下去:「猜世界地名一」,鼓手又敲一下。假如猜者繼續說謎底:「星加坡」,未猜中,這時候鼓手敲鼓邊トト卜,表示未猜中,可以想一想。如果猜中是「仰光」,鼓手立即敲得鼓聲隆隆,表示猜中,並隨即頒發獎品。

  猜謎總比製謎容易,因爲猜謎的體制離不開下列十二個範圍:正扣、反扣、會意、删節、截搭、摹神、象形、策問、增損、離合、假借、白描。其中以正扣、反扣、增損、離合、會意等佔大多數。

  如果猜一字爲謎面的謎,更是易如反掌,因爲一字做謎面,亦不外三種門徑:「加意」、「解說」、「對題」。

  猜一字為底的謎,比猜一字為面的更易猜,因為字謎總不出這兩範疇:「離合」、「會意」。因此必有蛛絲馬跡可尋。

  所謂「加意」,就是從謎面這一個字去推想:可否加一兩筆成為另一個字,或加偏旁成爲另一個字。例如,謎面是「口」字,猜《論語》一句,「直在其中矣」解釋是「直」在,它是「中」字,「直」作一豎解。

  又如謎面是「亞」字,猜成語一句:「有口難言」。解釋是「亞」字有口便成啞字,「啞」是難以言語。 (六)

以一個字作爲謎面的燈謎,除了昨日的舉例之外更有:謎面是「門」字,猜《孟子》一句:「耳有聞」。解釋是「門」字有「耳」字便是「聞」字。

謎面是「乖」字,猜成語一句:「乘人不備」。解釋是:「乘」字是「乘」字的「人」字不具備。謎面是「更」字,猜成語一句:「與人方便」。解釋是:「更」字給與「人」字纔是「便」字。

  以上這幾條燈謎,因爲很有「謎味」,很合「謎規」,天衣無缝,所以往往在謎壇出現,也往往成為「衆矢之的」,一貼出來便有人猜射,當然是猜中的佔百分之九十以上。

  至於所謂「解說」,就是將謎面的字配合謎底,可否成爲「解釋」或者「說明」。例如:謎面是「信」字,猜古文一句:「先人有言」。解釋是:先有「人」字,然後有「言」字。謎面是「杳」字,猜「西厢記」一句:「斷頭香」。解釋是:斷了頭的「香」字。所謂「對題」,就是借題發揮。多字的謎面,難製亦難猜;一字的謎面,只要合乎情理,便可信手拈來,無懈可擊。例如:謎面是「后」字,猜「紅樓夢」小說中人名一:「王夫人」。解釋是︰「后」就是帝「王」的「夫人」。

  謎面是「卒」字,猜《西廂記》一句:「行一步」。解釋是:象棋的「卒」(或「兵」),每次只准行一步。謎面「實」字,猜植物一:「落花生」。解釋是:果「實」是「落花」之後纔「生」長的。 (七)

字謎,是謎底僅有一個字,又名「一字底」。因爲謎底是一個字,所以無論謎面用字多少,毋需思索書本或詩詞,甚或一切名稱,只從謎面去找出破綻,蛛絲馬跡,總離不了「增損」、「離合」、「象形」、「會意」這四個可能性的範疇。

  自古以來,字謎可以傳誦的少之又少。因爲字謎易猜難製。若要以現成的詩詞或名稱作字謎的謎面,而能達到眞、善、美的境界,令人擊節歎賞的,簡直是鳳毛麟角。

  本人參加猜謎行列,總是先向字謎着手,雖然我國文字有五萬以上,常用的也有五千多,但是字謎之猜射,較《千字文》的二百五十句,香港戲院的數十間更易捉摸,更易猜中。

  不少人認爲以下兩條「字謎」很有「謎味」,其實不敢恭維。其一是「雲破月來花弄影」,謎底是「能」字,「雲」字破了僅餘「ム」,「月」字來下面,旁遇有「花」字的「匕」字兩見。既是增損、離合又象形,最不通是「月」字,因爲「能」字屬「肉」部,世俗稱「胡」姓爲「古月胡」,同樣是不通孰甚!肉字不應從俗作月字用。還有「花弄影」,也使人枉費思索,太傷腦筋。

  其一是「竹外一枝斜更好」,謎底是「介」字。以「个」字扣「竹外」,不通,應是「竹半」始合,「介」字的左邊一撤,扣「一枝斜更好」,也難以自圓其說。 (八)

好的字謎,現在先介紹三幾條,但仍不算很好、最好的。一是「一彎眉月帶疏星」,是「心」字。是象形。二是「高國衣冠拜冕旒」卷簾格,猜「命」字。解釋是:謎面是王維詩:「九天閶闔開宮殿,萬國衣冠拜冕旒。」描寫「早朝」的盛况,文武百官向君王叩拜,以「叩一人」來作謎底,可算妙造自然,天作之合。三是「半牆斜月十分低」猜「將」字。解釋是:以「爿」扣「半牆」,以「丿」扣「斜月」,下面的「寸」字扣「十分」,把「寸」字放在下面,更扣「低」字,全無閒字。

  本人愛好製謎,也喜歡猜謎,字謎猜的多(中的也不少),但製的不少(佳的卻太少),近年製的字謎「差强人意」的有兩條:一是「除咗一半,還有一半」亦與「將」字一樣,全無閒字。謎底是「隨」字。解釋是:把「除咗還有一」這四個字取其一半,便是「隨」字。一般猜者以為是「途」字,已懂得把「除」、「還」去了一半,誰料到要把四個字去了一半纔達到「全無聞字」的原則。

  二是「一半開身,一半埋頭」。所謂「開身」與「埋頭」是吾粵形容船隻的「放」(離岸)與「泊」(附岸),因此謎底就是「一半(放)」與「一半(泊)」的「激」字。 (九)

前人製的字謎,耳熟能詳,司空慣見的有:「半推半就」猜一「掠」字,解釋是:把「推就一」各去一半。「半放紅梅」猜「繁」字,把「放紅梅」三字各去一半。「半老觀音」猜「覩」字小把「老觀音」三字各去一半。「春雨連綿妻獨宿」猜「一」字,解釋是:「一」字因「雨連綿」而沒有「日」(去日字),「妻獨宿」沒有「夫」。「春」字去「日」、去「夫」,便剩「一」字。另有謎面曰:「竹疎宜入畫,樹少不成村。」謎底是「彭」字,解釋爲:以「彡」字扣「竹疎」尚且說不過去,何況畫蛇添足!加上了「宜入畫」三字,令人傷透腦筋。第二句更不合理,應該是「村少不成樹」纔對,彭字的左邊的「十豆」,是少了「村」字,所以不成「樹」字。第二句若以「樹」字爲首,應改爲「樹字沒有村」。敗筆在一個「成」字沒有着落。此一謎面偏獲「俗賞」,認爲是佳構,其實一無是處。

  本人二十年前春節在荃灣「綢緞商會」舉辦的展覽會中,猜中一條字謎,獲奬綢緞衣料一件,謎面是「其心不正而上下亂焉」此謎製既不易,猜射更難;因爲一般字謎離不了「增損」、「離合」、「象形」、「會意」。這一條字謎除了「其心不正」是「豎心過」的「心字旁」的字外,「而上下亂焉」又從何著手呢?原來「而」字「上下亂焉」,把它分成上下而倒亂乾坤,成爲「血」字,再加「心」旁而成爲「恤」字,也算費煞思考了!毫無疑問,此謎應推爲佳作,也頗有「謎味」。 (一

百駢謎話(一至五)









白福臻 著,原載於「香港時報」,198381日起,每日一則,共172則)

 猜謎,屬於「文娛」的一種。在香港雖然並沒有大力提倡,但卻也不乏㸃綴。例如一年一度的「中秋綵燈會」,港九及新界各區便都有謎壇的設立,懸貼燈謎競猜,已是年常舊規。本人也曾主持中區「海濱花園」中秋節謎壇,連辦兩屆,每次懸謎千條,猜者圍觀如堵。由薄暮開始,直至午夜十二時半始結束。並曾於元宵佳節(正月十五)應「無錢」電視「香港早晨」邀請,接受主持人葉特生訪問,暢談有關猜謎的掌故及趣事。

  正值暑假,中秋佳節又將接踵而至,趁此時間一談燈謎的歷史及有關猜謎的一切,對猜謎(或製謎)有興趣的可以加深對燈謎的認識與了解,獲致豁然貫通的啓發,也就是本人近年來對燈謎大事提倡的微忱了。

  周秦及兩漢書籍,並無「謎」字,宋人所刻的《說文解字》始有編入,是後人增訂的。古人稱「隱」、「讔」、「廋辭」,都是今日謎語的前身。例如《韓非子》載:「右司馬御座而與王讔語」。又如《集韻》載:「讔,廋辭也」。又如《正字通》載:「讔與隱通」。又如《國語晉語》載:「有秦客為廋辭於朝,卿大夫不知也」。

  兩漢時期,荀況的〈荀子賦篇〉已開了隱語之先河。漢代東方朔的「射覆」,百猜百中,成爲後人謎格「射覆格」的濫觴。東方朔不獨擅長射覆,也是猜謎聖手,製謎更見巧妙,是漢代隱語的中心人物。有人擅製謎而不善猜射,有人擅猜射而不擅製謎,亦有人既擅製也善猜,這是古今一例。本人只是「嗜」猜與「嗜」製而已,尙未能稱為「擅」與「善」。 (一)

  猜謎通常是比較製謎容易,製一條稱心佳謎,並不是容易的事。三十多年來,本人製謎也不在少數,但是可算稱心佳謎的不足十條。猜謎全憑靈機「悟性」,若無「慧根」,縱使飽讀經書,滿腹才華,往往不能猜一謎或製一謎。有一則掌故,足以證明猜謎必然要有急智及天聰(天分)。

  據《世說新語》載稱:曹操路過「曹娥碑」,看到碑的背面刻着「黄絹幼婦,外孫韲臼」,當時主簿楊修跟隨着曹操,曹操問他:「你知道怎麼解釋嗎」?楊修隨即答道:「知道」。曹操說:「你不要說出來,讓我想一想」。前進了三十里的時候,曹操方始然大悟,命楊修把答案寫出來,果然兩人的答案都一樣,就是「絕妙好辭」。曹操與楊修的智力相較,差距很大,一個是馬上知道答案,另一個要走三十里路纔想出答案。曹操雖是一世奸雄,智謀過人,偏偏猜謎沒有楊修「靈機一觸」的急智。

  後來在謎格中有「曹娥」、「碑陰」諸格,都是因爲這段典故而創立的。本人也因爲這個故事而對猜謎者的投卷,自有公正的處理,採取先猜中者得獎,務須做到分秒必爭,正如龍舟競渡一樣。

   猜謎是智力測驗之一,正如問答比赛,最先按鈴搶答,答中的可以得獎,是最公平的處理。不應既傷腦筋去猜,猜中且要付諸幸運去抽簽決定,便違背了猜謎的雅趣。

   雖然上文記述的曹操也終於猜中,但得獎的應是楊修。若然以抽簽決定,抽出曹操所投的卷,而楊修卻落了空,就未免有失公允了! (二)

  燈謎在唐宋兩代極爲普遍,往往採用燈飾,貼上謎語,稱為「燈謎」或「燈虎」。元、明、清相沿不替,猜謎風氣以清朝最盛,出版的謎書也有很多流傳於後世。本人蒐集謎書近百種,多數是清朝印行。

   燈謎大致分文字謎、動作謎(啞謎)、物謎、畫謎、英文謎、葷謎等數種。一般燈謎都是文字謎,謎面大多不加謎格,其實已含有「會意」、「典雅」及「傳神」三種謎格。談到謎格,始創於馬蒼山的《廣陵十八格》,就是「會意」、「典雅」、「蝦鬚」、「蜓尾」、「鴛鴦」、「回文」、「碎錦」、「諧音」、「釣魚」、「含沙」。

  清代顧鐵卿(祿)所著《清嘉錄》載有二十四格,張郁庭所著《謎格釋略》載謎格二百餘,後來王式文又創新格一百。韓英麟所著《隱格釋例》更包羅萬有,謎格有三百多種,但是同名的很多。有關謎格的詳釋,後文當再題另述。

  謎社方面,香港開埠百多年,並無謎社設立。戰後猜謎風氣稍盛,民國三十四年以來首先在先施公司天臺的「天宫遊樂埸」附設謎壇(後來改建爲現在的「先施大厦」)。旺角茘支角道與弼街交界處,三十年前有「天虹遊樂塲」,附設謎壇,由劉詩言主持數月之久,後改建「大世界戲院」,十年後戲院亦已拆卸,改建了大厦了。 (三)

  戰後在茘園、工展會、尖沙咀街坊會,以及米埔泰如漁村酒家、潮商互助社、教師節聯歡聚餐會等等,本人都曾參加燈謎競猜。《星島日報》在民國三十九(1950)年起,易君左主編〈海天一角〉及〈星期〉兩副刊,數年間文風鼎盛,徵詩、徵聯、徵鐘及猜謎相繼舉辦。易氏兼任《中聲晚報》〈風趣〉版主編,亦有燈謎徵猜。「庸社」旅行團每年多次遊河及社慶,亦有猜謎之舉。曾舉辦數屆的「詩畫琴棋雅集」,在英京酒樓舉行,亦曾設有謎壇,歡迎射覆。

   本人四十年來結識謎友亦不少,已逝世的有易君左、劉詩言、黄夢華、伍醉書、許超然、黄琛明、馬帷園、莫儉溥、謝雲聲、呂化松等輩。

   猜謎或製謎能手,則有潘學增、蕭君亮、黃嗣牧、唐穎波、歐陽旺、辜寅文、詹雨庵、張恭名、張恭立、周炎、葉觀楫、陸昌義、陳覺民、程振漢、張江美、徐應瀚諸位。

   謎社在臺灣方面,首先有吳朝綸倡設謎社,命名爲「的社」,吳氏並主持「保安宮謎壇」有年。陳定山主持「《中國畫苑》之時,亦有燈謎競猜,獎品多是名人書畫。此外更有徐劍秋主持的「集思謎社」,黃文虎主持「青山宮謎壇」。

   報社方面,《聯合報》首刊載〈一日一謎〉、《大華晚報》曾設有〈謎糲〉、《中央日報》往年每逢元宵,例必懸謎徵猜。

  中國廣播電臺每星期日晚上,由丁秉燧主持的「燈謎晚會」,收音機旁的聽眾收聽謎面,往往全家總動員集思廣益,競猜的情况也十分熱烈。 (四)

  臺灣方面燈謎競猜,早已成得大眾化的文娛活動,每逢佳節(例如元宵、中秋),或某行業舉行週年慶典,都有燈謎競猜的點綴。尤其是元宵佳節,較大都市大商號常會舉辦「燈謎大會」,展開宣傳,以廣招徠。甚至街邊小販亦有懸謎徵猜者,把謎面貼在攤檔前的顯明之處,也頗有一種吸引力。

  至於海外,新加坡在二十年前曾由《南洋週報》〈藝文版〉發起,謝雲聲等謎友懸謎,公開徵射,隔期揭曉。及後《南洋商報》又有〈並生閣謎話〉,由賀天撰稿,每星期發表一次,一方面揭曉上期謎底,另一方面出謎面徵猜,但並不設獎,目的只在提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而已。

  泰國方面,有「杏苑謎社」、「文隱謎社」、「同文謎社」及「武里喃謎社」等等的設立,也是相當熱鬧的,只是僅極一時之盛,未能持之以恒罷了!

  「燈謎雖小道,猶有可觀」。上文說過,有人善於製,不善於猜;有人善於猜,不善於製。猜謎可以增廣見聞,鍛煉腦力,使能觸類旁通,運用思考,溫故知新。燈謎與「填字遊戲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但是填字遊戲是後人發明,而且要填滿格子,費時失事,往往因爲一時查不到其中一兩個格子而前功盡棄,猜謎可以偶一爲之,亦可兩人互猜,亦可團體競猜。

  廣東人士稱猜謎爲「打古仔」,並非「講古仔」。應是「估」字纔對,俗語有「估柑核」、「開估」、「估計」等等,都含有「猜度」及「推想」的涵義。(五)

(待續)

百駢謎話(六至一

網上謎迷猜:第332周




















猜謎須知:競猜資格不限,歡迎香港聯謎社社員及海內外謎迷參加!

請將謎底電郵至 chineseriddle.net@gmail.com,請提供姓名及不多於四言謎號。

[為知難易程度,請在猜謎時標明你的信心:滿(必中)/半(不敢肯定)/玩(純粹靠撞)。英文謎猜英文底(括弧內為字母數量)。]

下星期二(十一月十九日)凌晨零時截止,下星期五(十一月廿二日)公布猜中之謎迷與排名,以及下一周謎題。
截止後歡迎繼續試猜,猜中為止,成績將累計上每周"射虎英雄榜"(查看上周"射虎英雄榜")。

截止前猜中任何一榜內全數三題(過三關)者將獲贈紀念品,今周紀念品(其中兩枚):

珍藏臺灣1972-74年發行特選郵票

除今周公佈的謎題,過往各周的也可繼續競猜(請參閱:「網上謎迷猜」全謎陣),成績同樣上榜累計,日後將陸續增設獎項,志在:

 推廣燈謎、弘揚國藝、 以文會友、無了無休、
 上下求索、與眾同樂、 呼朋引類、共襄義舉!

歡迎海外謎迷競猜,所選獎品皆便於郵寄,若專程來港出席雅集領獎,一律豁免聚餐席金,以為接風洗塵。

猜 燈 謎 弘 國 藝

動 思 維 贏 獎 勵!

「網上謎迷猜」:好消息!









「網上謎迷猜」已邁過第三百周,即將發佈第二千題。

第二千題後仍將繼續!

衷心感謝各位謎迷沿途踴躍投卷支持,以及永遠感激劉雁雲和張伯人兩位已故副主席生前幫忙出題!

現在隆重宣布:

一)榮幸成功邀得「香港燈謎文化站」兩位副站長,將在稍後接力出題。

  謎社「猛虎」開一『花虎榜』,一江湖中人設『江湖榜』。

  歡迎梁振華和胡偉光兩位副站長加入!

二)稍後同時將推出新的電子猜謎系統,方便以手機或電腦操作,直接答題,詳情稍後公佈。


敬請謎迷垂注本社網頁和「燈謎迷」網誌,並繼續支持「網上謎迷猜」!

" "精彩片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