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
文虎摘錦悼念劉雁雲副主席(2)

發佈者: Chinese Riddle On 下午3:07




(相片刊於虎緣1991年)




追憶賢者恍如昨──懷念劉雁雲先生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楊耀學


“胸襟雲水大山身,四海誰人不念君。”(韓萬明悼詩)2023年情人節早晨,驚聞“謎國雁臣”劉雁雲先生仙逝,頓時,每個謎群多是追憶和悼念的文字,劉公化身千千萬,謎人心中有雁雲。

 我和劉雁雲先生相識于1987年青島“雙星杯”謎會,後來在上虞曹娥、北京花鄉、保定、安陽、南澳等謎會上,都曾相見,交談甚歡。書信則常年不斷。他曾多次來山西,是我省太原重機廠謎協的座上客。

 劉雁雲先生告訴我,他已將我的謎頁多次寄到臺灣謎界。在劉先生牽線搭橋下,我與臺灣的蕭瑾瑜、徐添河、李次高等謎友建立了聯繫,經常收到高雄、臺北等地寄來的謎刊。我的《試談燈謎的語法變化》一文,在高雄首發。

 劉先生還介紹臺灣青年謎友與我相識,其中高雄施正雄、臺南蔡孟璋等四人,後來均有謎作入選我1993年主編的《當代青年燈謎精選》一書。最使我感動的是,劉先生對由我牽頭促成的1999年元宵節平遙“冠雲杯”國際燈謎大賽的鼎力支持。那次謎會是我和晉中地區旅遊局、平遙縣政府談成的。為了擴大山西燈謎的影響,當時很想邀請劉雁雲先生出席並任評委,但又憂慮,我從不久前劉先生信中得知,75歲高齡的他疲於舟車勞頓,又剛從外地回港,且來太原的機票又貴又難買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,電話接通後,劉先生竟爽快地答應了平遙之行。他的話至今我還記得:“這是山西第一次舉辦大型燈謎活動,你奮鬥多年,實屬不易,我一定去給你捧場。我完全是看你的面子。”我由此吃了定心丸,心裏踏實多了。劉雁雲先生是和高雄蕭瑾瑜同機抵達的。當時主管文化的平遙縣副縣長常德明和我專程趕到武宿機場迎接。那次謎會上,主辦方給劉、蕭二人頒發了“平遙縣榮譽市民證書”。

 平遙謎會殺出了“黑馬”,山東德州謎友藺新河意外榮獲個人賽冠軍。他因猜中評委劉雁雲現場推出的兩條謎作而最終勝出。劉先生生怕他的口音大家聽不清,特意寫在紙上傳給臺上主持人袁傑(也是我特邀的),一條是“善款開派才宣佈”猜四聲字“施時始示”,另一條是“蒙垂愛拜倒石榴裙”猜成語“承歡膝下”。這兩謎運思精巧,後來廣為傳頌,卻起源於那次謎會。

“施時始示"一謎可謂是劉先生作為燈謎活動家、慈善家的真實寫照。他慷慨解囊為社會辦好事,無私捐助,追求的是實際效果,不事先張揚,更不圖名。該謎堪稱燈謎藝術和高風亮節的巧妙結緣,讀後令人肅然起敬。

“承歡膝下”入謎風趣而別致,通過字面扣合完成了整體別解,實現了角色、場景的轉換。面底各自的原意,都有源遠流長的文化依託,本來風馬牛不相及,但均含義積極,一親情,一愛情,但見濃濃美意。面底兩幅圖畫各自生動,巧妙匯於一謎,引來歡呼一片。

 如今回憶劉雁雲先生,我特意聯繫了藺新河。藺說他多次到過香港,劉雁雲先生曾到他下榻的中文大學公寓見面,劉老非常親切,互贈謎書,情景至今難忘。

 大約是2005年,在我因本職工作需要而無奈淡出謎業之際,卻收到劉雁雲先生信件,內附1993年在河南湯陰岳飛廟的三人照(安陽謎會後遊覽)。此照劉先生居中,兩邊是我和張皓(山東兗州謎人)。這應是劉先生翻出舊照後寄來,一式兩張,其中一張背面寫有“請轉右側謎友”字樣(顯然他不認識張皓)。後來我將照片轉寄張皓。由此可見,劉先生為人處世多麼細心周到。

 百年謎壇,走出一位善良勤勞、重情重義的老人,這是上天對謎業的饋贈。如今,這位世紀老人功德圓滿,駕鶴西歸,帶走滄桑家國夢,留下暖心燈謎情,將一部厚厚的傳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。曲終人影散,江上一峰青。我們在惋惜之餘,更多的是崇敬。我們重新品咂,深長回味。劉雁雲先生是牛,他耕拉馱行無所不能,吃的是草,擠出來的是奶;劉先生是雁,在春秋之際飛來飛去,成為謎人的知音和使者,傳播友情和謎情;劉先生是橋,牽兩岸而潤大地,將大陸和港臺海外連為一體;劉先生是松,枝葉參天,不畏風雪,經霜仍翠。劉雁雲的價值,一半在於他對謎業的卓越貢獻,一半在於他獨立蒼茫、強勁挺拔的健康人格。

0 留言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