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燈謎迷

正月十五話元宵

發佈者: Chinese Riddle On 上午11:54

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,也叫元夕、元夜,或上元節,意思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。又因歷代在這節日有觀燈習俗,故又稱燈節。據記載,正月十五在西漢時已受到重視,漢文帝博採眾臣建議,精心治國,因平定諸呂之亂恰值正月十五,所以每年這晚定微服出宮遊玩,與民同樂,以示紀念。漢武帝在甘泉宮通宵達旦盛大的燈火祭祀太一神儀式,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。東漢佛教傳入,也推動了元宵節俗。

漢明帝永平年間(公元58—75年),因明帝提倡佛法,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,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,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,是參佛的吉日良辰。漢明帝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“燃燈表佛”。於是便有了是夜燃燈的習俗。

在唐代,元宵放燈的習俗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。中唐以後,更發展成為全民的狂歡節。唐玄宗(公元685—762年)的開元盛世,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,燃燈五萬盞,花燈花樣繁多,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,廣達二十間,高一百五十尺,金光璀璨,極為壯觀。

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,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。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,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,明代更延長到由初八至十八日,整整十天。

到了清代,滿族入主中原,官家不再辦燈會。然而民間的燈會卻依然壯觀。日期則縮短為五天,一直延續到今天。

“猜燈謎"又叫“打燈謎”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。南宋時,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,製謎和猜謎的人眾多。謎語是寫在紙條上,再貼在五光十色的綵燈上供人猜射。由於射謎能啟迪智慧又饒具趣味,所以歷來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。

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。到明清時,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,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等。

除了燈市外,各地方民眾發展有各自特色的習俗,如迎紫姑祭廁神、過橋摸釘走百病、擊太平鼓、跳秧歌舞、高蹺、舞龍、舞獅等。同時,還有各類應節食物,南北朝時代元宵節吃伴和肉與動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,唐代吃一種叫“面繭”的麵食和焦飠追(即烤餅) ,到宋代有鹽豉湯和綠豆粉做的科鬥羹,並出現了“圓子”,此後元宵節南北方均以吃元宵為習。

近年,由於自古元宵燈節提供了青年男女與情人相會的好機會,所以元宵節便成了所謂中國人的“情人節”。

0 留言

發佈留言